課程筆記00│選課焦慮

*未來UCM交換的必修學分也提高了。113學年度開始是20ECTS,也就是一次選課的半年(1 semester)要選10ECTS

*若參考本文章,請注意最新的規定,並且為自己保留交換學校的規定資訊(例如截圖),保護自己的權益。

*到荷蘭以後發現一些行政與規定上的問題,溝通過程(其實不算)寫在最後

一直以為一個學期只要修一堂課,因為看到某一個108年學姊的心得是這樣說的:

「因為課堂 loading 比想像中重,為了能夠學得精實且兼顧期中旅遊的品質,我period 1.2 都只修一門課,period 3 為了回國過新年就沒有修課...」

當初學校網站在選學校的時候,則特別說明:Minimum academic workload: 15 ECTS(國際處連結)。

所以我以為是三個學期加起來15ECTS,這樣說起來一個學期只要修一堂課是合理的。

但UCM寄選課通知來的時候,上面這樣寫:

"Some universities require their students to enroll full time others are more flexible. If you do not need to complete a skill or project then do not fill them in.

Full time students choose 2 courses and 1 skill maximum per period (periods 1 and 2) and 1 project in period 3. This equals 30 ECTS for the semester. You cannot add more or be flexible in how and when you choose your credits."

所以我們也要選總共3門課嗎?怎麼聽起來突然變得很多。一起申請到UCM的同學寫信給國際處,得到這樣回覆:

「同學於國外交換期間將註冊為該校全職學生 (full time student),惟通常姊妹校針對交換學生的修課限制較為彈性,基本上每學期選修15至20 ECTS皆可能被允許,只要同時符合臺大要求之2門課或6臺大學分。此外,針對選課事宜,姊妹校先前曾來信提醒,由於Problem Based Learning 為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著重課堂參與,因此若中途退選將大大影響授課品質。若後續可能退選,則一開始不建議選太多課程。」

我看了課表,如果選2門課+1門skill,學分會是5+5+2.5=12.5,是不夠15學分的,應該要再選一個skill嗎?我要發瘋了,到底是甚麼意思?!!!

特別感謝剛好在UCM交換的陳盈璇,她在這之前已經陸續回覆我關於住宿和生活圈等等的問題。在她的說明之下,一切明朗了起來,我也終於看懂課表了!

總之,台大生在UCM的選課通常是這樣(前幾屆的經驗)

  • 馬斯垂克大學一年六個period、半年三個,period大概一個多月。
  • 如果你一個period選一門課、只有period1-2選課;等於一門課一個多月會跑完、你會跑兩次這個過程。但每次手上都只有一門課
  • 馬斯垂克大學的通知裡沒有寫給交換生的修課下限,所以只要符合臺大的下限就好,就是一學期(=半年 = 3個period)兩門課
  • 基本上半年選兩門課(Period 1、2各一門)就可以,不用加選skill
  • 至於大家為什麼是period3 不選課,是因為period3本來就比較短(設計上感覺像是充實能力的學期時間),然後不選課的話可以有比較長的假期出去玩

再回去看選課通知,就會知道是這樣:



每個學期分別開不同的課程,而每一門課點進去,就可以知道相關細節:

以這門課為例
SSC是領域名稱(Social Sciences),1027的第一個「1」代表學習程度,這個編號分別有1-2-3,要修後面的課,通常會擋修。
1 = 1000-level introductory courses (open to all students)
2 = 2000-level intermediate courses (may have prerequisites)
3 = 3000-level advanced courses (do have prerequisites)

所以我在這段時間要選的period1和period2的課先行選擇,要注意課程的時間和程度,並選原學校專業/有興趣的課程。根據盈璇的說法,一個period選一堂課,其實已經滿重的。但至少知道選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心情就安穩許多。

最後我的選課結果如下:
Period 1: HUM1011 Introduction to Art; Representations, Performances and Interactions
Period 2: HUM1013 The Idea of Europe: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urope
Period 4: HUM1003 Cultural Studies I: Doing Cultural Studies
Period 5: HUM2007 States and Nations in Europe,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the First World War

後記:校方臨時更改學分及後續紀錄

事情是這樣的,第一個學期選課後,我順利地收到選課成功通知,雖然完全搞不懂15ETCS到底是怎麼算,但總之順利地度過了。事情發生在準備選下半年(2nd semester: period 4-6)的課的時候,接連發生了很多包:

  1. 和我一起從台大到UCM交換的道昀說她選課完收到回信,說規定的學分是20ECTS,所以要加選。
  2. 我完全沒有收到任何通知選課的信。
  3. 詢問其他交換生朋友信件的格式,道昀收到的信是給普通生的而不是給交換生的。
事情很奇怪,而學校的回應只是「喔因為新的學期有新的規定」。我回去看台大的交換學校網頁,才發現其實在我們交換前的8月就改成20ETCS了。但因為第一個學期的選課是在4、5月,那時候還是15ETCS的規定。

首先不開心的是,一堂課已經快要把我搞死了,拜託不要再讓我選一堂。第二個不開心,是學校完全沒有通知學生他們改規定的事情,無論是UCM或是台大在修改的時候,都完全沒有告知,直到我們選課才發現的。最後,我們不是可以被當就算了的學生,因為台大交換生的獎學金有「不得有任何修課成績不及格之情事」的規定。但是合約是我們和台大簽的,不是和UCM簽的;但是UCM改規定基本上台大是無法太干涉的。反正心煩意亂了很久。

英國的朋友跟我說,可以找學生會幫忙寫信,然後跟學校爭取;但在UCM的回覆,以及那段時間關系館的事情以後我對學校行政和學生會已經不抱甚麼希望了。

寫信給台大的承辦人,回應相比起來有誠意得多,回應也很快,不得不說國際事務處這部分處理得很好。回應摘要如下:

  • 我們在交換學校一覽表上查找到的資訊適用於「參加113-1交換生甄選」的同學,但台大並未接獲姊妹校(UCM)告知這項規定同樣適用於目前2023/2024學年度之交換生。
  • 姊妹校(UCM)確實可能調整相關規定,「每個學期15-20 ECTS皆可能被允許」以及「由於PBL為小組討論的教學方式,著重課堂參與,若中途退選將大大影響授課品質,不建議選太多課程」皆為姊妹校去年回報之資訊。
  • 若姊妹校的修課要求高於臺大學則規定之2門課或6學分,則需以姊妹校規定為主。
  • 先依姊妹校規定完成次學期選課,若屆時不幸有不及格科目之情事,台大可協助進行個案處理

好喔,至少有個備案。但對交換學校的行政太傻眼了,加上他們發email的方式顯現出行政的系統蠻有問題的,所以我決定冒險,故意不回那一封叫我多選課的訊息,直到開學前一週,我原本選的課(一個period一堂)匯入到我的系統了,行政也再也沒有來找我麻煩,也就是說我安全地逃過問題了。

以一個認真學習的好學生的角度來說,這絕對是消極負面的作法,但anyway我就算選一堂課也非常認真的對待啊,每一個文本都有讀,甚至最後一個period沒有任何缺席遲到的紀錄。所以說怎麼樣才是好學生呢?

這個事件寫在這裡當作紀錄,希望之後來交換的人不要再遇到這樣的事情了,但至少可以確定必修學分有加,至於應該怎麼面對,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事件,因為整個系館只有我們兩個台灣學生遇到這樣的事情,所以我們很無助也很無奈,但在這裡身為學生,也只得自立自強了,學會爭取自己的權益非常重要,從來不是學校說對就是對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