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記事37│布達佩斯

旅行時間:19/07/2024-25/07/2024
旅行路線:布達佩斯中央市場(Nagyvásárcsarnok) —— 聖安德烈(Szentendre) —— 匈牙利國會大廈(Országház) —— 城堡山(Várkerület) —— 聖盧卡奇浴場(Lukács Gyógyfürdő) —— 小孩列車(Gyermekvasút) — 祖格利蓋特纜車(Zugliget Chairlift) — 伊麗莎白堡(Elizabeth Lookout/ Erzsébet-kilátó)
行李:Sophia Chen

*帶媽媽玩歐洲系列,以旅程紀錄為主,景點介紹為輔,心情紀錄為補充。 (啊怎麼還是不小心多寫了)

住宿:

在喀爾文廣場和中央市場之間,兩邊都有方便到城市各地的捷運,附近也有很多餐廳;治安算安全,晚上回家路上沒有奇怪的人(11、12點布達佩斯路上還是很多人)。比較舊式的公寓,只有一面窗戶對公寓中庭,沒有冷氣因此白天滿熱的。一張雙人床、一張沙發,房內浴室,有冰箱和電磁爐,一張餐桌。有一面可以投影的LG電視(雖然網路常常斷線要重新設置)。一晚約€140。

交通:

10張票4000Ft,其中三天買72小時票。可在售票機或app購買。

維也納到布達佩斯火車:在奧鐵OBB網站買(事後聽說用匈牙利的網站訂較便宜,未查證。因為此行蘇黎世-薩爾斯堡、薩爾斯堡-維也納、維也納-布達佩斯都是用OBB買,對我來說統合起來較方便),可下載成app的票。有在OBB的車站多付3.5/人買預約座位(旺季的跨國鐵路建議要買!舒服很多!)。

這趟火車搭到很可愛的車種,從走道一一走進六人包廂,就像是Before Sunrise最後Celine搭回巴黎的那一班車。幾乎滿座,走道上也都坐/站滿人。

像是隨著茜茜公主追隨自由的腳步,火車到達了布達佩斯。對媽媽來說,這是她三十年前就認識而期待的農業大國,而我聽到的許多人口中,這是他們在歐洲最喜歡的城市。

借了《哈布斯堡帝國:翱翔歐陸的雙頭鷹家族,統治中歐四百年的多民族混融帝國》的電子書,從薩爾斯堡讀到布達佩斯的最後一天。本來想要把歷史課老師盛讚的The Life and Death of States: Central Europ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odern Sovereignty讀完,但旅行裡規劃、安排、整理行程等等,加上自己的英文閱讀能力還不夠於輕鬆地讀這樣的書,所以連序都來不及讀完。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學習,第一堂在荷蘭的歷史課提醒我這個世界主要還是用歐洲中心的思維思考歷史,但第二堂歷史課又意識到,這樣的現象更著重於西歐。在討論民族主義、民族國家、國族認同的時候,東歐這一大塊帝國,其實正在用他們獨特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認同,而又因為絕不理所當然的方式瓦解、重建、對抗著。同時也閱讀到,匈牙利對於晚期的哈布斯堡王朝其實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儘管他們是和整個帝國其他民族比起來很不一樣的人;當我們談到奧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提到二十世紀初匈牙利的觀光政策,提到一戰時的政策,提到極右/極左勢力在這個國家的變化,都值得深深思考著。旅行中有所閱讀與反思,總是彌足珍貴。

*其他參考podcast內容:Ep.30 布達佩斯 = 布達 + 佩斯? | 歐洲最大的 Party City 上線啦 ft. NeoEp.130 走出布達佩斯探索匈牙利 | 進化的獨裁者斜槓歐盟流氓 | 被巫婆拿拐杖打蛋蛋? ft. Neo aka TC

比起這趟旅程的其他地方,匈牙利的人特別可愛。到布達佩斯的第一天傍晚我們出門散步,在有打擊表演的教堂前駐足。天氣比較不熱了,很多孩子在廣場跑來跑去,音樂家們似乎也不在意,自顧自地享受音樂。我們被一個踢球的弟弟盯上了,開始往我們的方向踢球,好死不死球類運動是我的大罩門,常常接不到或是踢太遠,後面站著看表演的大人大概也很無奈吧,我加上男孩的媽媽就這樣一踢一接,她看起來也很開心的樣子,離開前說了再見,她一邊用手比愛心一邊對我說I love you,熱情與快樂毫不掩飾。


景點/行程

布達佩斯中央市場(Nagyvásárcsarnok)是布達佩斯最大、最古老的室內市場,這座市場大廳於1897年建造完成。但其實早在1860年代,就有人建議建造市場大廳來改善首都的糧食供應。經過多年的籌劃和選址,市場大廳最終於第9區的Vámház大道附近動工建設。該建築由Samu Pecz設計,入口大門具有新哥德式風格,屋頂採用了來自佩奇的彩色Zsolnay瓷磚,建築面積達10000平方公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市場遭受嚴重破壞,徹底整修後廣受好評甚至得了建築相關獎項。而今,布達佩斯中央市場成為當地居民和遊客的熱門去處,一樓賣水果香料、地下一樓賣魚菜和肉,二樓則販售紀念品,雖然有人說現在觀光客多到不如去樓下Lidl,但媽媽每天早早出門逛街的行程裡,也是買到了便宜的牛心和蔬果,帶媽媽住的附近有大市場可以逛,也是她最快樂的事情之一了。

*參閱資料:Great Market Hall Budapest

受部落客推薦去了聖安德烈(Szentendre),沒有想像那麼超級可愛但也足夠可愛了。出門前重新看了馬德里不思議的mv,想到小時候在幼女童軍的活動李大家都跳這幾首歌,再看看mv的畫質,頓時覺得自己也是「老了」的那個世代了(笑)。走走逛逛其實很可愛,也遇到了周六的市集。這裡據說是很多藝術家駐地的小城,我們也在逛小店的時候,不小心遇到一個匈牙利的陶瓷藝術家,她因為很喜歡中國的文化,甚至自學中文、去中國比賽,而現在還在武漢大學等中國重要學校教課,一年之中不是在聖安德烈就是在中國。媽媽很開心地和她(用中文)聊起天來,她也邀請我們參觀她的工作室。以為會有很多台灣人,但比想像的少很多,很多歐洲人來這邊騎腳踏車、水上活動或是在河邊散步、小沙灘上曬太陽。

*其他參訪資訊:匈牙利│聖坦德│不思議藝術小鎮Homepage of the City of Szentendre



審慎思考後沒有買布達佩斯卡,但預約了匈牙利國會大廈(Országház)的參觀。如果你是有歐盟學生證的學生只要3000Ft請去必須去;選擇時間的時候可以同時看到參觀語音導覽的語言,有中文的選項。

匈牙利議會可以說是是當今世界哥德式復興和文藝復興建築的最佳典範之一,2017 年的旅行者選擇獎中更是比倫敦大笨鐘、雅典古衛城和巴黎聖母院更受歡迎,每年有近 70 萬名遊客來此參觀。這是布達佩斯最高的建築之一。內部擁有 10 個庭院、27 個大門、29 個樓梯和 691 個房間。中央圓頂大廳是最著名的部分之一,旁邊有下議院和上議院。現代國民議會在下議院舉行會議,上議院則用作會議室。就算我們在過幾天到很遠的市郊,回看還是明顯地找得到國會大廈。

這座建築使用了 40 多公斤 22 至 23 克拉的黃金進行裝飾,特別是在樓梯和複雜的天花板設計中。建造之時,議會大廈建設動用了約 10 萬人,使用了 4000 萬塊磚、50 萬顆寶石和 40 公斤黃金。而最重要的館藏,莫過於中央圓頂大廳的匈牙利聖王冠,這頂王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000 年,採用精美的黃金鑄造而成,並飾有 19 幅琺瑯圖案以及珍珠、半寶石和鐵鋁榴石。自 12 世紀以來,已有 50 多位國王加冕過這件無價的藝術品,始終受到兩名輪流守衛的保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國會大廈從一開始就設計了一個先進的通風系統,以應對布達佩斯夏季的高溫。建築師在建築物前面的噴泉下方設計了隱藏的開口,將冷空氣輸送到整棟建築物。至今這些開口仍在使用,並透過冰塊來提高冷卻效率。此外,匈牙利國會大廈的供暖和通風系統在當時歐洲是最先進的系統之一,至今仍在使用。為了不在建築中設置煙囪,冬季暖氣由附近的鍋爐提供,通過地下走廊流向議會大廈。我們一邊看著介紹的內容,不得不讚嘆,美麗/環保/永續的設計是可以共存的。

*官方網站:National Hungarian Assembly

*參閱資料:The secrets and symbols of Hungary’s Parliament buildingThe Miracle of the Hungarian Eclectic Architecture: ParliamentCrowns, Arcades And Corbels: A Tour Of The Hungarian Parliament


遙遙相望的城堡山(Várkerület)我們去了兩次,比較簡單的方式是搭公車到城堡或漁人堡,然後走城堡前的通道下來,雖然路途不短,但有樹蔭、坡也不陡,走起來不會不至於太折騰。我們的選擇那時候是乾脆選太陽快下山的時候,風景漂亮天氣也舒服,很多拍網美照/漂亮短影片的人,不得不說畫面真的很美。離開前在鎖鏈橋前的廣場,有人帶著大音響來放音樂,喜歡音樂的男男女女就跳起舞來。

因為沒有特別入內參觀,所以就不假掰寫介紹了,網路上有很多漂亮文章,選幾個給有需要的朋參考。

*參閱資料:【布達佩斯城堡山攻略】布達城堡2024門票、開放時間、景點行程、交通教學【Hungary.走跳】匈牙利布達佩斯城堡山上的世界文化遺產-布達皇宮Budai Vár

這趟布達佩斯之旅去了兩次聖盧卡奇浴場(Lukács Gyógyfürdő),因為太愛玩水了而且意想不到地竟然有真的溫的溫泉(40度左右,之前的經驗溫泉都是溫水游泳池),只去這個的原因單純是不愛人太多的地方而且比較便宜(票可以現場買;可刷卡),反正沒有想要拍照。一張票可以玩飄飄池、按摩池、溫泉、烤箱、蒸氣室、日光浴躺椅、游泳池(要戴泳帽;雖然看到一個光頭阿伯跳下去沒被抓的時候心裡很不是滋味);按摩和其他設施要多收錢,但已經很足夠了。布達佩斯卡可以免費入場一次,但進來的人感覺大部分都是熟門熟路,早上入場的時候很多阿嬤已經泡完要離開了,皮膚之光滑透亮很令人羨慕。


布達佩斯被譽為「溫泉之城」,這些浴場的水源來自匈牙利各地的天然泉水網絡。位於喀爾巴阡盆地,地殼最薄,因此附近的水流到地表時會聚集更多礦物質,賦予了水「治療」的特性。至少公元前 33 年,羅馬人首先使用天然溫泉的人,畢竟浴場是羅馬社交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人們一天結束後聚集在一起交談和放鬆的地方;羅馬皇帝馬庫斯奧勒留發現他的士兵在這些溫泉中沐浴時傷口癒合得更快,而在現在的布達佩斯建造了第一個溫泉浴場。直到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期間,溫泉浴仍繼續使用,此時期的浴場採用阿拉伯設計風格。下一次大規模擴張是從 1867 年到 1918 年,當時奧匈帝國統治著這片土地,而浴場的文化便保留至今,成為當地人(和觀光客)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參閱資料:The History Behind the BathThe history of Hungarian thermal baths and bathing culture

最後一天問媽媽想去哪,「市郊」她說。google map隨手一查找到布達佩斯的至高點伊麗莎白堡就出發了,電車轉公車的時候才發現,布達佩斯城內的交通票只能到我們本來要去的公車站的前兩站,但因為是在小山區了,每一站相隔都很遠,心情一急只好回頭找另外一個路線。

到了小孩列車(Gyermekvasút)的車站,很小的火車站沒甚麼人,一開始甚至沒找到售票口。好不容易找到票口了,玻璃對面是一個年紀很小戴著橘色眼鏡的男孩。「有甚麼可以幫忙的嗎?」「我想要買票往Virágvölgy。」「單趟還是來回呢?」「單趟多少錢呢?」「1000福林。下一班車是五十分鐘後。」「好喔我想想再過來。」(2024年參訪已可以刷卡!

和媽媽討論以後,我們決定買票搭車。這條鐵路除了列車司機是成人以外,所有售票、查票、指揮等工作,都交由10-14歲的孩子進行,歷史甚至追溯至匈牙利的共產主義時期。在俄羅斯擴建以前,長久作為世界上最長的孩童鐵路。

列車經過樹林,風吹著很舒服,因為單趟的意思是不能中途停靠但可以同方向不管搭的站數,還沒到第一站我們就決定一路搭到底,先不管觀景台了。在Virágvölgy有一家人上車,被車上的查票員孩子查票但他們沒有多買車票或買日票,所以等下一站的時候,另一個孩子從隔壁車廂過來,戴著補票的機器收了票錢,然後走到沒有人坐的車位,袋子打開全是紙鈔。媽媽本來以為他們背的是假的,沒有想到是真真實實的現金,還是蠻震驚有趣的。


下車以後吃了很不錯的小餐廳,憑著72小時票搭齒軌列車(60),再轉公車、走好一段路找到祖格利蓋特纜車(Zugliget Chairlift)的低站,買了車票,搭了長長的椅子纜車上山。像是滑雪的那一種,在盛夏看的風景也很有意思。





到山上以後走一小段就終於抵達我們原本設定的目的地伊麗莎白堡(Elizabeth Lookout/ Erzsébet-kilátó),想當然是茜茜公主那個伊麗莎白。入內免費,風景超好,遠遠地看著匈牙利平原,眺望多瑙河那邊的國會大廈和布達堡,一邊聊天一邊吹風,坐上好一陣子。纜車的售票方式是強制買來回票,所以也一邊搭車一邊看著風景下山。從一團混亂到經歷了這一大段沒有意料到的有趣的風景,已然滿足。

*相關資訊:The Budapest Children’s Railway(中文資訊也很多,可搜尋「小孩列車」+「布達佩斯」)、Zugliget Chairlift


來布達佩斯幾乎每天都在多瑙河畔散步,而被大推的絕對是多瑙河晚上的遊船,在booking.com訂了最便宜的晚班,沒算到正好遇到天晴月圓的夜晚,河岸和河上/白天與夜晚的風景各自別具特色,怪不得這麼受到喜愛。當然,這樣美麗的風景,擺著一雙雙鞋子的時候,也不難忘記極權統治下的世界。待了一周,還有很多散步路線沒有特別寫,但還是很喜歡,美景難喻,以下上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