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03│系館關閉事件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11月29日早上9點31分,馬斯垂克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Maastricht)管理階層對全學院的同學發出一封電子郵件,大致是說因為系館出現不尊重使用的情況,UCM的建築將從該日起,在教學時間後(18:30後)關閉。原文如下:
Subject: Closing of the UCM buildings after educational hours: Communication UCM
Dear all,Yesterday we appealed to all of you to use our UCM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respectfully, indicating that another instance of disrespectful use would lead to the closure of the buildings after educational hours.
Unfortunately we discovered such an instance yesterday afternoon. Consequentially, the UCM buildings will be closed each day as of 18:30, starting today.
We do not take this decision lightly, as w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ccessibility after educational hours. We are also much aware that this decision is affecting a large part of the community because of the actions of a few. We are sorry for those who always act with the appropriate care for our buildings and facilities, and especially for those who do so while putting in a lot of effort in organizing events and make an extra effort to create the kind of community we want to be. Therefore, the measure to close the building after educational hours will be temporary. Currently it is our ambition to return to regular opening times as of the beginning of period 3.
On behalf of the Management Team,
Wolfgang Giernalczyk
雖然學院的人很少,但社團組織多達二十幾個,幾乎每天晚上都有活動:STEAM討論、讀書會、電影之夜、戰爭相關演講等等。光是隔天11/30,就有至少四個活動要進行。下課後系館被關代表著所有相關活動被迫取消。同時,系館是很多人晚上自習、讀課程資料的地方,此次取消,影響非常多學生使用系館的權利。
在那天之後有UCM學生的場合幾乎都有關於系館關閉的對話,學生普遍非常不滿。首先,當天說發現不尊重使用當天就取消,令大家十分錯愕;更重要的是,沒有人知道「不尊重使用」確切是甚麼,有多嚴重以至於需要進行此項懲罰。課程休息時間討論這件事時,老師也表示覺得很遺憾。
有人說是有些人在廁所塗鴉,但學校一發現就清除掉了,所以不知道確切的內容;隔天聽到塗鴉是關於Free Gaza的文字。
UCM的學生有一個whatsapp的群組,在大家收到消息的這一天,除了活動紛紛取消的消息、大家提起可以在哪裡租場地的問題,學生會長也很快地召集關心議題的同學,簡單討論這個議題,會長的訊息如下:
我沒有參加到小討論,但在他們小討論之後,學生會辦了一場General Forum,三天後的12月1日在Lecture Hall舉辦。上一次坐在這裡,是intro week聽演講的時候。
那天討論課結束以後,班上的同學討論說要不要參加。一個不幸不能來的女生說,但我覺得結果會讓很多人很難過。她說對了,這一次的議題太敏感,學院管理方的處置以及長期以來不透明的行為激起很多學生的憤怒。
Forum的主席是某個社團的幹部(不是學生會,但我忘記了),在一開始自我介紹並說明這次活動的進行方式和目的以後,不停重申「互相尊重」和「除非被點名請不要發言」。在過程中她也盡量執行這個規則,雖然好幾度大家還是吵起來。
第一個階段,學生會長說明了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所以大家終於知道發生哪些事情。(我:為甚麼學生通通不知道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如果會長可以用兩分鐘的時間清楚地解釋的話,寫信給大家或至少告訴大家到底是為甚麼被懲罰很困難嗎?)
簡報一張一張的邏輯是這樣的:
10月發現寫在正門台階上的" Will you decolonise the curriculum before they bomb a university?"(那張照片看起來只是用手指在灰塵上寫字?)
11/01有人在系館窗戶對外掛"UCM occupied in solidarity with Palestine旗子"(不能破壞建築外觀,但我不太懂為什麼slide要包含相關演講活動的貼文和海報)。
11/08Linburger刊登報導,UCM的學生舉辦活動討論加薩局勢,並掛著寫「反對種族滅絕」並畫巴勒斯坦國旗的布條,讓親巴勒斯坦客座教授辭職。(我完全看不懂這個slide的邏輯,但可惜我沒有把投影片拍清楚、文章本身也要付費訂閱)。
11/15Observant刊登報導,學校發生了一些因為跟支持巴勒斯坦的行動(文章上寫學生靜坐、貼「種族滅絕」標籤在以色列身上)讓講師感覺到不安全而拒絕授課。
11/15本來要辦在系館內Lecture Hall的巴勒斯坦講座突然被改到系館外的其他地方。(我沒有收到那封信)
11/20或21教室白板出現了"Free Palestine"、"Fxxk UCM"之類的塗鴉。同一間教室的椅子被堆疊成不應該用的樣子(如圖,我個人非常欣賞)。
11/21 MT meeting:UCM行政單位和學生會幹部、組織巴勒斯坦活動的社團幹部開會,並發出警告(誰收到警告?透過甚麼發布?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知道。還是11/28過一個星期才發?)
11/28發現廁所有大量"Free Gaza"、"Imaging having the power to cut ties with a colonial skate & just deciding not to"的塗鴉。
11/28發布第一次警告,提醒所有學生維護大樓,否則可能會關閉大樓。原文如下:
Subject: Important Notice: Respectful Use of the UCM Buildings
Over the past few weeks, we have unfortunately observed instances of disrespectful use of our UCM building. While w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building times open and providing space for variou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we want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reating our class rooms, hallways, lecture hall, common room, and kitchens with utmost respect. This includes cleaning up after yourselves, avoiding damage, and ensuring that equipment and furniture are used appropriately.
As we strive to maintain a welcoming and inclusive atmosphere for all, it is crucial that we collectively uphold a standard of conduct that allows everyone to benefit from the available spaces.
Failure to do so may result in the unfortunate necessity of closing the building after educational hours in case of another instance of disrespectful use.
I am optimistic that we can avoid this if we jointly (students and staff) cooperate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to make sure that our shared spaces remain accessible, enjoyable and safe for all.
Best regards, on behalf of the UCM Management Team,
Wolfgang Giernalczyk (UCM Dean)
11/29我們收到上述那封信,系館確定關閉。
描述事件的簡報結束。
等一下,所以如果現在的重點只是「系館被不尊重地使用」,是指「台階寫字」+「掛旗子」+「學生討論巴勒斯坦的活動」+「靜坐」+「把老師嚇走」+「廁所寫字」嗎?總之,我覺得就算不牽扯巴勒斯坦議題,整個邏輯還是很奇怪。
第二個階段UCM管理團隊的負責人被請上台,一一回答會議之前學生透過表單提出的問題,問題包含:
- 決策過程與事件澄清。
- 如何保證破壞之事由學生所為(白天系館沒有門禁)?
- 希望透過關閉系館的懲罰對UCM的社團造成甚麼影響、希望學生有何反應?
- 學校如何應對學生面臨期末考學習空間不足的問題?
- 管理階層如何確保關閉建築物的決定不會導致任何聲援巴勒斯坦的人受到指責? 將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 為什麼學校反對學生抗爭與表達觀點?
- 為什麼UCM反對支持巴勒斯坦的集會在建築內舉行?
- UCM是否可以提供支持給家鄉被破壞的巴勒斯坦學生?
第三階段,則是開放提問與討論的時間:
【針對巴勒斯坦問題】
辦巴勒斯坦相關討論活動和論壇的負責人提問上述關於「活動突然被學校改到系館外的空間」的事件,她說他們自己也是收到email才知道改地點,沒有人清楚地告訴他們原因、當天晚上原本要使用的Lecture Hall也沒有任何使用或施工;她也提到,當他們詢問學校是否可以辦一場巴勒斯坦議題相關的論壇/對話時,行政單位的回應是「絕對不行」。她也提到,這樣的懲罰會造成該組織的學生被指責(因為害所有人不能使用空間)。
行政單位負責人的回應是:最近改政策,如果有非學校的人參與活動就不能用系館的空間(學生表示都不知道這件事);作為一個機構的主要使命是提供教育,但大學在這個情況下角色不同。"Keep in mind, this is an education institution."
有學生提到,他感覺現在的情況好像非選邊站不可,但更期待的是一場有專家、不同立場學生共同參與的論壇或演講。否則他覺得好混亂,他覺得自己知道得太少了。學生會同意之後會考慮辦巴勒斯坦衝突相關的活動。
那個負責人被弄到很崩潰,她生氣地站起來說我們一年付這麼多學費就是希望可以在這裡得到學習、得到支持。但這些人收了錢就裝沒事了。然後她生氣地離開。
【針對行政透明度的問題】
女性議題的社長提出,她之前有參與支持巴勒斯坦的活動。她問在場的行政人員為甚麼前幾天收到通知他們被關社了。行政人員一直說「這是一個程序」、「這有多重原因」,但沒有明確提出確切為甚麼他們被關社;社長很想知道是誰負責這件事情(誰決定關他們社團),行政人員說不能講,社長很生氣,因為她只是想要知道如果要申訴的話要找誰。最後她直接爆氣說「好,因為我支持巴勒斯坦」然後地坐下。
有學生提到,大家都不知道到底不雅的塗鴉內容到底是甚麼,直到參與這場論壇。有人謠傳說,UCM 無法展示這些圖片,因為他們說解放巴勒斯坦,這意味著他們自己的立場。他也提及,學生之間謠傳不能賣酒,是因為「學生信任或學生教職員信任之類的事情被打破」這種理由,但也沒有明確的說法。相關內容都是靠大家口耳相傳,但沒有人呈現相關事實。希望未來類似這樣的規定可以出現在電子報等等的地方讓大家確認查閱。行政負責人說有管理會議的會議紀錄。
【針對這次的流程】
接下來有人提出,這些事情可能不是UCM學生所做的,但卻是由UCM全體學生共同承受這個懲罰。「是,有可能。」「好喔我只是希望你注意到這件事情。」
另一個學生補充,無法參加這麼多有助於UCM學生探索興趣的活動是完全不公平的,這些活動在心理健康上、學業成績上,對於教育的過程都很重要。
有人問是否可以提出替代方案給那些想辦活動而且不需要受到處罰的社團。「我們只能負責管理我們自己的空間。」
一個同學提到,這並不是一個可以達到「懲罰目的」的處置方式。長期上,無論有沒有關晚上得系館,不當對待系館的方式都有可能再次發生,並可能會越發嚴重。不如正視種族衝突、正視師生衝突,一起思考長期下來好的對策,這才是具有正當性及有效性的。一個坐在後面的看起來像是大學長回來當一年約聘人員的人也提醒大家,我們有很多很有智慧的老師,可以從他們那邊得到知識以及溝通的可能。"And I encourage you to walk up to your tutors and to also talk with them. One-on-one, in group settings. We have opinions. We are human beings."
到了最後,我們還是搞不清楚到底是哪裡「不尊重」所以被迫關閉系館,這場對話的某種目的因此沒有完全達成,大家只知道「喔原來這中間發生這些事」、「喔原來學校裡面有這麼多衝突和問題」,但下次發生甚麼事情會再次被歸類在「不尊重使用系館」沒有人知道、更沒有人知道這樣的後果懲罰是甚麼。這其中當然牽扯了一些權力問題。
第一個原因,我認為是把「巴勒斯坦議題」、「行政透明問題」和「流程問題」放在一起討論根本就是大混戰。第二,這場對話並不是真正的對話,大家都踩著自己的立場,卻沒有真正看見對方的需求。我感覺到的,是離開的大家眼神裡都有一種絕望。如果因此加深各方的不信任,顯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行政單位對於懲罰的邏輯推理顯然是有問題的,官僚回應雖然很讓人難過,但對於已經見識過太多項這樣的討論場合的我來說,已經見怪不怪,覺得很爛的同時意識到也不能改變甚麼。
當看到對社會充滿關注、批判思考流程與溝通的因果的小大一同學在我的周遭,不免會想,原來這樣的地方還是會有認為「教育機構的目的只是教育」的負責人嗎?
之所以把這篇打下來,是因為太多奇怪的事情了,遇到奇怪不小心會生氣的事情,打會議記錄成為後來我的情緒解方。但像今天的活動,我完全沒有看到有人進行會議記錄,這樣其他學生會知道嗎?行政機關放軟態度會被記得嗎?還是這一點都不重要?會議記錄的重要性,除了點出討論的結論以外,最重要的是對話的過程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