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記事16│Linköping, Norköping, Stockhoms
旅行時間:18/12/2023-22/12/2023
旅行路線:林雪平學生宿舍附近 —— 北雪平(norrköping) —— 北雪平當代藝術館(norrköping Museum of Art) —— 林雪平露天博物館(Gamla Linköping) —— 斯德哥爾摩王宮(Stockholms slott) 斯德哥爾摩老城 —— Vasa沈船博物館(Vasamuseet) —— Skansen露天博物館
接待:Angela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考完試到聖誕節的中間一個星期,從阿姆斯特丹看完草東沒有派對的演出然後搭飛機到林雪平找在這裡交換的Angela蹭住,也是想趁著這時候到比較遠的地方,又不想去觀光大景點人擠人。上一次搭飛機是八月的愛丁堡了啊。本來以為阿姆斯特丹的搭機計畫還算從容,沒有想到下榻的青年旅館隔音極差,三更半夜還有人在走廊大聲談話,幾乎是以一個小時一次的頻率睡睡醒醒。但機場安檢很快,不用排隊也不需要大費周章地拿電子設備出來,比較有趣的是冬天大家穿的鞋子都要脫下來送進輸送帶。到了林雪平以後才發現機場小到沒有公車站,拖著行李箱走了半個小時到火車站搭公車到學生宿舍,而且這陣子剛好融雪,前陣子積雪鋪在路上的小石子留在地上形成嚴重的阻礙。
幸好天氣很好,久違地出太陽了,我們去旁邊的小樹林散步,針葉林的樹頂還有一些葉子,斜斜的陽光照在樹頂的葉子上。路邊剩下一團一團的積雪。下午三點半的餘暉是粉紅色的。晚上剛好有一個宿舍裡的香港人生日,幾個台灣人日本人香港人一起聊天慶生,吃了他們自己烤的蛋塔。
有了Angela的學生證,我可以搭免費校車從林雪平到北雪平(Norköping)逛逛。”köping”在瑞典語是「市集、聚落」的意思,也就是說到另一個聚落遊玩的意思,校車路程一個小時,沿途兩旁是森林或是廣闊的大草原,草原上有時候有一些巨大的石頭,是冰河地形留下的痕跡。
瑞典的街道景觀和荷蘭附近國家很不一樣,房屋的大小、山牆的形狀、屋頂的設計到外牆的顏色都讓我感到很新奇,北雪平的黃色電車穿越街道,粉紅色黃色的街屋曬了太陽。隨意地走到有水流過的公園,一群鴨子靠上每一個走近他們的人類。
在北學平美術館(Norköping’s Museum of Art)待了一陣子,一些畢卡索和現代瑞典藝術家的作品,和瑞典當代建築師的特展。
搭校車回林雪平,走去前一天台灣學生推薦的Gamla Linköping逛逛,這一小區是舊林雪平的露天博物館,形成一個傳統建築紅木屋聚落,也有一些當地的咖啡廳和小商店。看了關於當地救火消防的展覽,以及林雪平相關工業的痕跡。旁邊有一個小樹林,前陣子的聖誕市集也是辦在Gamla Linköping這附近,看起來很可愛好玩。
自行前往斯德哥爾摩兩天一夜之旅,快車將近2個小時就會抵達。沿途經過一些大湖,湖上還漂著一層冰。
斯德哥爾摩面對波羅地海,從維京時代(或更早以前)就是北歐的貿易重要據點,13到15世紀則是和薩同盟波羅地海的貿易與文化交流而蓬勃興旺。"stock"用瑞典與的翻譯是「登陸」、德語的詞源則是「防禦工事」;"holm"則是小島的意思,現在的地理劃分的斯德哥爾摩由十四個小島組成。
接近零度的雨天,吃了Angela推薦的魚湯,慢慢地走往舊城區。舊城以教堂和城堡為標的,在小島上建立起一座小城,高高低低地蓋著粉黃色牆面的屋子。
來不及看交接(也不知道雨天有沒有),但對斯德哥爾摩王宮(Stockholms slott)的展覽蠻有興趣,加上天氣不允許我在街上漫遊,所以買了所有展覽的票一次逛。
很久沒有逛皇宮,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親王宮大廳裝潢使用深色的大理石,配上金黃色的水晶燈顯現其典雅。從不同的房間安排可以看到皇室內部成員的不同特色,也看出瑞典皇室和其他國家的關係,例如法國國王來時的房間以及他們帶來的禮物。想像著國王和內閣在長桌開會、或是金黃色大廳裡幾百個人酒肉盡歡的樣子。王宮裡的天花板總是有金黃色的雕飾和精緻的吊燈。當代展則是在說這幾年皇室和國家的關係,十七到二十世紀政治主義摸索的年代與哲學家的關係、皇室收到的禮物等等。
老城區走起來很安靜很可愛,出了王宮雖然雨停但天也漸漸暗了。在諾貝爾博物館前的小聖誕市集買了熱紅酒,隨便看看Google map上面所謂的景點,例如斯德哥爾摩最窄的巷子;小朋友在公園裡玩球。
慢慢走到住宿的地方,這次訂了一間船上的旅館,往窗外看就是湖對岸的市政廳(可惜床會往下凹)。
睡醒出門以後開始飄雪了,因為住宿的地方離地鐵站要走路過橋一段,從國王島到博物館島也決定省錢用走的,雪花飛在空中的感覺很奇妙,真的是「紛飛」、「灑鹽差可擬」這樣的浪漫意境。比起馬斯垂克的初雪要再大不少,馬路、樹梢、車頂很快就積了一層雪,行人的帽子和圍巾頭髮上也有不少。雪打在臉上柔柔冰冰的,可能因為氣溫正好是剛到零度上下這樣的溫度,所以不至於冷到不舒服;同樣的氣溫,下雪比下雨舒服。
逛了Vasa沈船博物館(Vasamuseet) ,這艘軍艦在1626年到1628年花上整整兩年的時間、動用幾百個工人建造,出海一公里多後沉沒,人們又用333年找到她、帶上岸仔細的研究與整修。Vasa是當時的國王Gustavus Adolphus下令建造,作為和波蘭-立陶宛戰爭中軍事擴張的一部份(當時的瑞典是新教、波瀾-立陶宛是天主教國家)。17世紀的瑞典大勢發展成一個強國,本來帶著雄心壯志,裝飾著非常漂亮的船隻正要出船,卻在出航沒多久搖搖晃晃,因為船身設計底部不夠穩定,因此很快的傾斜而沉默,海水從炮口灌入,許多人因此喪身海底。事件發生後,國王、海軍部、和造船的相關單位開了檢討會,國王本來很生氣,但最後大家發現問題牽扯在一起,沒有人真正能責怪誰,檢討會在無人受到懲罰、責任落在已去世的設計師身上落幕。
接下來的300年,瑞典開啟的一系列打撈船的計畫,但沒有成功,甚至對於船身造成部分傷害。一直到1956年,業餘考古學家Anders Franzén利用自己發明的探測器,找到了Vasa的位置,1959年起慢慢地盡量安全地把這艘船打撈上岸,進行一番研究與整理後,1990年起放著軍艦本艦的Vasa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先用影片展示了整個故事,然後參觀開始。館內本體是這艘大船,人們從七層樓的空間圍繞她來觀看每一個部分的細節;不同層樓的其他部份放著當時的各種文件和船上零件、人類學家發現的遺骸以及對於當時生活的推測等等;也可以看到研究人員正在船裡面看東西。當然,身為一艘大軍艦,船外的裝飾是不可少的,博物館也進行了詳細的解釋,看得很盡興。
博物館島還有很多博物館,例如Viking museum、ABBA museum、 北歐博物館、斯德哥爾摩博物館、雪碧博物館,但後來決定去Skansen露天博物館走走。這是全世界第一座露天博物館,也有人形容它是斯德哥爾摩小人國。可惜經驗不算太好,門票不便宜但可能因為是冬天的關係,內部死氣沈沈的,很多小屋都沒有開,原本說有的聖誕市集也只有兩三家營業。反而在動物園看到十分可愛迷人的還沒冬眠的動物。
幸好繞進了一間瑞典傳統家屋,跟著聽到一些有趣的解說。傳統瑞典的聖誕節,聖誕樹上會掛國旗、各種吊飾和有漂亮紙包裝的糖果(聖誕限定包裝),聖誕節後20天則會有「聖誕搶劫((Christmas robbing)」儀式,小孩子圍著聖誕樹跑好幾圈,搶走樹上的糖果,然後把樹推到窗外,回歸自然。我發現在瑞典的室內壁爐很多瓷設計,解說員說是瑞典這邊的特色,比較窮的家庭則會用黏土來製作。傳統瑞典家屋有一種特別設計的冰箱,每天兩次把冰放在最上面(城市有專門送冰的人,鄉下則是直接從外面拿/保存),冰會非常緩慢地流過冰箱內部層層就夠,然後融化的水從最下面排出蒸發。他們也提到,傳統家屋中沒有浴室的設計,人們會到公共澡堂洗澡,但頻率頗低;後來有在家洗澡的設備,也是一鍋水一家人用,順序是爸爸—兒子—媽媽—女兒。
搭火車回林雪平的路上又開始下雪,出火車站地面已經累積厚厚的一層,很開心地在雪地上踩雪來玩,學生也堆了大雪人。
林雪平機場很小,每天只有三班飛往阿姆斯特丹的小飛機。荷航空服員穿了很可愛的藍色聖誕節毛衣。回程的飛機大delay,心裡想那些要去阿姆斯特丹的乘客應該心裡很複雜:(
但總之很幸運有這一趟旅程,去到另一座很不同的城市悠悠晃晃。遇到很好的人,去很不錯的地方,在舒服的天氣裡走走,看美好的風景。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