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05│像過年的聖誕(Olen、Loeven、Antwerpen、boklijk)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聖誕節期間歐洲的學生都回家,亞洲的學生一群群聚在一起。比利時的Anja說Renske要從美國回來,邀請我和她們一起過。比起昂貴的交通住宿,加上來歐洲以後住的青年旅館總是讓我沒睡好,決定「回家」好好休息。在瑞典的時候朋友說遇到這種年節氣氛卻隻身一人總是覺得很孤單,才意識到我在歐洲有一個家可以回,足夠幸福。
一下火車Anja和Renske就等著我,我們一起回家,然後一起開車到魯汶,Renske去找她的好gay蜜,Anja帶我在舊城走走,我們逛了魯汶大教堂(Sint-Pieterskerk),Anja幫我和Renske各點一根蠟燭,我也這才終於懂之所以天主教堂裡有很多蠟燭區,是因為不同的聖人代表不同的祝福,例如有些是關於失而復得的聖人,聖母瑪莉則是保佑家庭和和平;其實和台灣的廟很像,只是我們說「神」,他們只有一個神所以說「聖人」,人們向不同的超自然力量請求祝福與庇佑。我們逛了教堂一圈,看到一些舊建築的遺跡還被保留著,有些藝術作品被拿走了,可能是修復或拿去研究,以至於燈暗下來了也不以為意。直到巡邏的人發現我們,提醒我們教堂關門了,到了門口才發現他們已經上鎖,如果巡邏人沒有看到我們的話,我們就會被鎖在教堂裡了。
比利時的廣場附近可以看到很多傳統建築,Anja解釋通常屋頂會有一個樣式,那代表著裡面住著甚麼人,舉例來說我們看到一艘船的雕塑在屋頂,就可以知道裡面住著漁人。魯汶雖然沒有大聖誕市集,但十二月接上會有很多攤販,賣比利時點心、臘腸起司、泰式料理、中東甜點,我說我們一年四季都有像這樣的夜市,Anja說她小時候路上看不到中東料理,但這幾年難民及移民的進入讓歐洲改變很多,例如身為老師的她過往在這段時間的期末考,會問學生「你想像裡的聖誕禮物是甚麼?」,但這幾年因為有越來越多非基督教、或是不過聖誕節的宗教(例如猶太人)學生,所以他們必須想其他的問題;我們在互相祝福的時候,也會用Fijne Feestdagen (happy holiday)代替Merry Christmas。後來我們散步去吃了等很久但很好吃的印度料理。
Christmas Eve下大雨加上Renske還有時差,所以我們待在家裡耍廢,把一些堆著的工作做完、Renske織毛線送給媽媽和阿嬤。在我們約好我要來過聖誕節的時候,Anja說我和Renske要一起煮一餐,所以我從馬斯垂克帶了素的沙茶醬。冰箱裡的食材我用得不太習慣,媽媽拿出很多冷凍蔬菜,還買了好幾包Chinese mix、Thai mix。Renske煎了雞胸,我拿蒜頭、洋蔥、彩椒和豆腐加上沙茶醬全部炒在一起,看起來很不過年但至少他們很喜歡;說到歐洲人煮米的方式,原來他們的米飯包裝的小孔是拿來把整個包裝丟到熱水裡,等到飯煮熟了才拆開,之前我都像平常一樣把塑膠袋打開丟進電鍋裡煮。
媽媽做了巧克力蛋糕,配冰淇淋、鮮奶油和莓果醬,好胖但好好吃。
Christmas繼續下雨,加上商店這天都不會開,我們繼續待在家裡,下午拿了桌遊一起玩。先玩了拉密然後一起玩Pictionary,規則是要畫出卡上的題目讓大家猜。我們用的版本是jonge level,但很多單字一點都不簡單。我很不會畫畫但他們非常友善並且非常聰明地總是猜到,有些字是荷蘭比利時文化的單字所以趁機學了一點,Renske有時候也會因為聽懂我說中文所以讓我過關。遊戲的結束很荒謬好笑,Anja抽到卡說cetagory是something dangerous,還沒下筆我開始亂猜,直覺想到在Duolingo學的brand(fire),她給了一個很靠近的眼神,我就猜bosbrand(forest fire),就猜對了,最後用骰6格+5格到達了終點。玩拉密的時候也發現,有時候會突然聽懂Anja和Renske對話的比利時口音荷蘭語,雖然可能只是zwart drie(blace three)這麼簡單的字,但總是很開心。
晚餐是Anja下廚,她準備了比利時的傳統料理。開胃菜是minibouchees加上Aperol酒,主菜吃野兔肉(hazenrugfilet)、香料烤南瓜、炸馬鈴薯球加上烤蘋果,第一次吃野兔肉,口感滿有趣的,也用煎兔肉的肉汁加紅酒做成了香料。Anja說野兔或鹿這種肉平常在超市常常缺貨,價錢也比一般的肉貴,所以會是聖誕節的佳餚。飯後又吃了巧克力蛋糕。
隔天天氣終於好轉了,下午搭火車去安特衛普(Antwerpen),一直聽說是一個很不錯的城市,也果然熱鬧、乾淨、帶著古老和諧的氣息,我一整路都很興奮。聖誕假期,路上滿滿地都是人,百貨公司也多了很多聖誕限定的攤位。
火車站外有很多賣鑽石的店家,根據傳說,第一顆鑽石於1476年於安特衛普切割出來,15世紀以來安特衛普即是鑽石業的世界中心,緊鄰的斯海爾德河運進從北海運進來的礦產,並在此進行加工與販售。往後鑽石拋光的技術越發先進,也更加受歐洲貴族與中產階級喜愛。而其中的商人有80%是猶太人,在受迫害的期間從歐洲各地聚集在此處進行貿易。
沿途有很多金光閃閃的屋頂雕像,Anja帶我們進到INNO Antwerpen。INNO是À l'innovation(創新)的縮寫,1897年在布魯塞爾開了第一家店後陸續在比利時各大城市開張。這是一座由 Leonhard Tietz 根據建築師 Joseph Hertogs 1901 年的設計委託建造的建築。
沒有特別進去參觀梅厄宮(Paleis op de Meir),但走進了The Chololate Line,看巧克力的製作過程,和一大堆浮誇昂貴的巧克力雕像。我們買了兩顆巧克力球,裡面包著棉花糖和一片餅乾。Rnske說他們都說這是胸部(你要吃一顆胸部嗎?好害臊)。
進到Handelsbeurs一時太驚訝地說不出話。這棟隱藏在小巷子裡的建築是「世界證券交易所之母」的安特衛普證券交易所於1531年到1997年坐落之處。第一座安特衛普證券交易所由Domien de Waghemakere設計,一個長方形的開放空間被一個覆蓋著星形和網狀拱頂的柱廊包圍著,儘管中間曾經發生過火災,但後來的人也幾乎以原型重建。直到1997年證券交易所由布魯塞爾接管,這座歷經400多年的建築才退下證券交易的工作,被改成表演及活動場所的功能。牆上畫著各個世界各國的地圖,一眼認出了福爾摩沙。
*參閱資料:Vijf eeuwen Handelsbeurs
聖母主教座堂(Onze Lieve Vrouwekathedraal)為比利時的世界文化遺產,是保衛著整個安特衛普地區的重要宗教場所。宗教改革期間,教堂內部裝潢在聖像破壞運動的過程中遭到喀爾文教派人士破壞,直到後來被重新裝潢。教堂內也展示著許多幅法蘭德斯畫家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的作品,Peter Paul Rubens是安特普衛在地非常重要的有名畫家,我們有經過他的故居,可惜最近正在整修,沒有緣分入內參觀。
*參閱資料:Onze-Lieve-Vrouwekathedraal網站
安特衛普有當地Flemish特別的方言,我聽起來比一般的荷蘭文要乾一點。當地人把方言有趣的部分做成購物袋、Tshirt等商品販售。教堂外遇到可愛的老人唱詩班。
安特衛普的舊市區逛起來很舒服,市政廳廣場前熱鬧地擺著聖誕市集,聖誕假期的第三天,人們攜家帶眷來附近走一走。廣場中央的布拉博噴泉(Brabofontein)上的雕像是關於安特衛普這座城市命名由來:安特衛普(Antwerpen)這個名字的詞源是荷蘭語“(h)ant”(手)加上“werpen”(丟),傳說一個住在斯海爾德河附近的巨人安提岡砍下拒絕繳交鉅額過路費的船夫的手,年輕的羅馬軍隊隊長布拉博聽聞此事,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將巨人的手砍下並丟入河中。雕塑家本來想按照原故事版本把雕像投擲的方向也面向河,但那就會直接丟往最靠近的市政廳,所以偏了一點方向。
Anja說了好幾天要帶我們去Bokrijk's Winterlicht,前一天買票發現已經賣光,趕緊買了隔天的。Bokrijk是法蘭德斯地區的露天博物館,展示附近地區鄉村生活的歷史以及相關建築,腹地5.5平方公里,包含了動物園和植物園。冬天通常Bokrijk是休園的,聖誕節到新年這一兩週則會策劃Winterlicht,開放下午4:30到8:30的園區。所有的活動都在室外進行,因此幸運地這天下午正好沒有下雨。
留言
張貼留言